红妆文学
高分必读小说推荐

第4章

“爱人”并不是为了回报

【原文】爱人者必见爱也,而恶人者必见恶也。(《墨子·兼爱下》)

【大意】爱人的人必定被人爱,而憎恶人的人必定被人憎恶。

我们天天埋怨别人不知回报,不知我们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行为,是我们太了解人性,还是我们忽略了人性?帮助别人的目的不是为获得回报。如果我们得到别人的感激,的确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;如果没有,也不要为此伤感、抱怨不休,为他们留下一颗助人的种子就好。

假如你救了一个人的生命,你会期望他感激吗?也许会。可是乔治在他当法官前曾是位有名的刑事律师,曾使78个罪犯免除了牢狱之灾。你猜猜看,其中有多少人曾当面致谢,或至少寄张贺卡来?一个也没有。

当一位银行职员挪用银行基金去炒股票而造成亏损、面临指控时,查尔斯帮他补足金额以免他吃上官司,这位银行职员是否感谢他呢?是感谢他,但只是那一阵子,后来这个人还跟曾经救他脱离牢狱之灾的人作对呢!

假如你送亲戚100万美元,他就应该会感谢你吧?钢铁大王安德鲁·卡内基就资助过他的亲戚,不过安德鲁·卡内基一定想不到这位亲戚正在诅咒他呢!为什么?因为,卡内基留下了3亿多美元的慈善基金,但他只继承了100万美元。

现实就是如此。

艾玛是一位住在纽约的妇女,她整天埋怨自己寂寞。没有一个亲戚愿意接近她。如果你去看望她,她一定会絮絮叨叨告诉你,她侄儿们小的时候,她是如何照看他们的。他们得了麻疹、腮腺炎、百日咳,都是她照看的,他们跟她生活了很久。她还资助一位侄子读完商业学校,一直到结婚前,他都住在她家。

这些侄子会常回来看望她吗?噢!有的!有时候!完全是例行公事式的。他们都害怕回来看她,真正使他们受不了的是要坐几小时听那些絮絮叨叨、无休无止的抱怨与自怜。当她终于发现无论如何也没法叫她的侄子们回来陪她时,她就拿出她的绝招——心脏病发作。这心脏病当然不是装出来的,医生也说她的心脏相当神经质,经常心悸。可是医生们也无能为力,因为她的情绪往往是她病发的起因。

这位老妇人需要的是关爱,但她表现的却是需要感恩,可惜她可能永远也得不到她所设想的感激或关爱了,因为她认为这是她应得的,她要求别人给她这些东西。

世界上有很多像她一样的人,认为别人都忘恩负义,他们渴望被爱,但是在这世上真正能得到爱的唯一方式,不是去索求,而是要不求回报地付出。

这是不是听起来太理想化、太不符合实际了?其实不是这样!这是追求幸福最好的一种方法。亚里士多德说:“一个理想、完美的人会从施予中得到快乐。”

真正的快乐是你付出多少,别人得到了多少帮助,而不是你该得多少回报,否则你会陷入为索取回报而与别人斤斤计较的争论当中,又何谈快乐呢?

为人父母者一向抱怨子女不知感恩。甚至莎剧主人翁李尔王也不禁叫道:“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吞噬人心。”可是如果我们不教育他们,为人子女者怎么会知道感恩呢?忘恩像随意生长的稗草,感恩有如花草,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,才能开出美丽的花。

要是子女们不知感恩,应该怪谁?也许该怪的就是为人父母的我们。如果我们从来不教导他们向别人表示感谢,怎么能希望他们来感谢我们?

让我们记住,孩子是我们造就的。

要想有知恩善报的子女,只有自己先成为感恩的人。让我们把这句话永远铭记于心。我们的言行非常重要。在孩子面前,千万不要诋毁别人的善意。也千万别说:“看看表妹送的圣诞礼物,都是她自己做的,连一分钱也舍不得花!”我们可能是随便说说而已,但是孩子们却听进心里去了。因此,我们最好这么说:“表妹准备这份圣诞礼物,一定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!她的心真好!我们得写信感谢她。”这样,我们的子女在无意中也学会养成赞赏感激的好习惯。

教师节那天,一大群孩子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、卡片、千纸鹤……一张张小脸蛋洋溢着快乐,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。

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,硬纸板上画着一双鞋。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——周边很粗糙,图是自己画的——图形很不规则,颜色是自己涂的——花花绿绿的,老师能穿这么花的鞋吗?

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:“老师,这双皮鞋送给你穿。”看着署名像是一个女孩——这个班级他刚接手,一切都还不是很熟,从开学到教师节,也就是十天。

他把“鞋”认真地收起来,“礼轻情义重”啊!

节日很快就过去了,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,看到了这个女学生送给他这双“鞋”的理由。

“别人都穿着皮鞋,老师穿的却是布鞋,老师肯定很穷,我做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给他,不过那鞋不能穿,是画在纸上的,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。我没有钱,我有钱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。”

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心愿,他的心为之一动。但是,她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?

他想问问她。

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,一双眼睛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。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,他似乎找到了答案。

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,鞋的周边开了花,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这双布鞋不一样。

于是有了下面的问话。

“爸爸在哪里上班?”

“爸爸在家,下岗了。”

“妈妈呢?”

“不知道……走了。”

他再一次看了她脚上的布鞋,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。

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“鞋”来。这时他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。

她问:“老师,你家里也穷吗?”

他说:“老师家里不穷。你家里也不穷。”

“同学都说我家里穷。”她说。

他说:“你家里不穷,你很富有,你知道关心别人,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。老师很高兴,你高兴吗?”

她笑了。

“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,高兴吗?”

她用力地点点头。

他带着她来到教室,他问大家,老师为什么穿布鞋呢?有的同学说,好看。有的说,透气,因为自己的奶奶也穿布鞋。有的同学说,健身,因为自己的爷爷打拳的时候都穿布鞋。很奇怪,没有人说他穷。他说,穿布鞋是一种风格,透气,舒适,有益健康。

后来这位老师告诉同学们:脚上穿着布鞋,心里却装着别人,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!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,能给予就不贫穷。

在同学的眼光中,小女孩意识到自己是贫穷的,在强烈的物质对比下,她那颗敏感的心敏锐地得出一个结论: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。在她注意到老师也和自己一样穿布鞋后,她便在教师节时画了一双皮鞋送给老师。这个“脚上穿着布鞋、心里却装着别人”的小女孩让人很感动,她是物质上的穷人,却是爱心上的真正富人,她小小年纪就懂得去关心他人,并把爱心给予他人。然而在日常生活中,有的人凭着父母物质上的富有到处炫耀,一切以自我为中心,看不起比他穷的人,甚至嘲笑别人,这种人实际上是爱心的乞丐,是灵魂的穷人。

没有人能选择自己的出身,但是人人都有选择做爱心富人的权利。如果我们从现在起就选择做爱心富人,爱心的大门将随时为我们敞开,那么,我们所收获的,将不仅仅是别人的感激,而是更加富有的灵魂!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