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、消除压力,乐观一些——培养积极的心态
你必须培养积极心态,以使你的生命按照你的意思为你提供报酬,没有了积极的心态就无法成就什么大事。记住,你的心态是你——而且只有你——唯一能完全掌握的东西,练习控制你的心态,并且利用积极心态来导引它。
1.保持乐观的心态
一个聪明人并不会为他所缺少的感到悲哀,而是为他所拥有的感到欣喜——艾匹克蒂塔。
没有事情是困难的!但要看你用什么态度去面对。请保持乐观的心态吧!让我们告诉你使自己乐观的方法:
多和乐观、思想正面的人相处。有多少次,因为上司、同事、朋友抛出的大量批评,使你饱受打击?只要认清从中作梗的常是离你最近而你必须接触的人,你就已经跨出改变的第一步了。说不定,你还可以改变对他们的态度呢!从郁闷、压抑、倦怠中脱困而出,很简单的方法是少听别人的批评,多跟支持你、乐见你成功的人在一起。多半的困难都只是想象,是纸老虎,并不是不可逾越的事实;
多做一些自我肯定、正面自我对话的练习;
中断负面思考,改以逆向、激励自我的方法去思考;
放松身心、调节呼吸、松弛肌肉,好好的放松;
均衡饮食和适量的运动。
2.培养积极的心态
切断和你过去失败经验的所有关系,消除你脑海中和积极心态背道而驰的所有不良因素。但也要尽量避免刺激。下面案例中刘先生(一位42岁出租车司机)的经验值得借鉴。刘先生:“我周围有的人开了没几年车子就不干了,最短的才一个月就离开了。我们这一行,枯燥是人人看得见的,一天在路上转十几个小时,工作一天歇一天,但我毕竟干到了现在。做一行怨一行是正常的,不过我发现那些做了很短时间就恨起开车的人,他们有的是自己不够小心,有了违章记录又想不开;有的撞坏了车或者受投诉造成自己的损失,就一直闷闷不乐。你想,一大早出门就吃到一张罚单总是不开心的啊!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,认认真真干活,少出差错,少受不愉快的刺激。这样在枯燥的开车过程里不至于到烦恼到不想上班的地步。时间长了,心态也容易调整了,每月领一份养家的薪水还有什么可想不通的呢。”
找出你一生中最希望得到的东西,并立即着手去得到它,借着帮助他人得到同样好处的方法,去追寻你的目标,如此一来,你便可将多付出一点点的原则,应用到实际行动之中。
确定你需要的资源之后,便订定得到这些资源的计划,然后所订的计划必须不要太过度,也不要太不足,别认为自己要求得太少,记住:贪婪是使野心家失败的最主要因素。
培养每天说或做一些使他人感到舒服的话或事,你可以利用电话、明信片,或一些简单的善意动作达到此目的。例如给他人一本励志的书,就是为他带一些可使他的生命充满奇迹的东西。日行一善,可永远保持无忧无虑的心情。使你自己了解打倒你的不是挫折,而是你面对挫折时所抱的心态,训练自己在每一次不如意中,都能发现和挫折等值的积极面。务必使自己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,并以你的爱心和热情发挥你的这项习惯,如果能使这种习惯变成一种嗜好那是最好不过的了。如果不能的话,至少你应该记住:懒散的心态,很快就会变成消极心态。
当你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时,不妨帮助他人解决他的问题,并从中找寻你所需要的答案。在你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同时,你也正在洞察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。每周阅读一次爱默生的“报酬随笔”,直到你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为止。这本著作可使你确信你能从积极心态中获得好处。
彻底地“盘点”一次你的财产,你会发现你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财产就是健全的思想,有了它你就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。和你曾经以不合理态度冒犯过的人联络,并向他致上最诚挚的歉意,这项任务愈困难,你就愈能在完成道歉时,摆脱掉内心的消极心态。
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能占有多少空间,是和我们为他人利益所提供之服务的质与量,以及提供服务时所产生出的心态,成正比例关系的。改掉你的坏习惯,连续一个月每天禁绝一项恶习,并在一周结束时反省一下成果。如果你需要顾问或帮助时,切勿让你的自尊心使你怯步。
要知道自怜是独立精神的毁灭者,请相信你自己才是惟一可以随时依靠的人。把你一生当中所发生的所有事件,都看作是为激励你上进而发生的事件,因为只要你能给时间圆润你烦恼的机会的话,即使是最悲伤的经验,也会为你带来最多的财产。放弃想要控制别人的念头,在这个念头摧毁你之前先摧毁它,把你的精力转而用来控制你自己。把你的全部思想用来做你想做的事,而不要留半点思维空间给那些胡思乱想的念头。
借着每天感谢你已拥有的生活来调整你的思想,以使它为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和想处的环境。向每天的生活索取合理的回报,而不要光等着回报跑到你的手中,你会因为得到许多你所希望的东西而感到惊讶——虽然你可能一直都没有察觉到。以适合你生理和心理的方式生活,别浪费时间以免落在他人之后。
除非有人愿意以足够证据,证明他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,否则别接受任何人的建议,你将会因拒绝而避免被误导或被当成傻瓜。务必了解人的力量并非全然来自物质而已。甘地领导他的人民争取自由所依靠的并非财富。使自己多多活动以保持自己的健康状态,生理上的疾病很容易造成心理的失调,你的身体应和你的思想一样保持活力,以维持积极的行动。增加自己的耐性,并以开阔的心胸包容所有事物,同时也应与不同种族和不同信仰的人多接触,学习接受他人的本性,而不要一味地要求他人照着你的意思行事。
你应当承认,“爱”是治愈你生理和心理疾病的最佳药物,爱会改变并且调适你体内的化学元素,以使它们有助于你表现出积极心态,爱也会扩展你的包容力。接受爱的最好方法就是付出你自己的爱,以相同或更多的价值回报给你好处的人。“报酬增加律”最后还会给你带来好处,而且可能会为你带来得到所有你应得到的东西的能力。记住,当你付出之后必然会得到等价或更高的东西。抱着这种念头,可使你驱除对年老的恐惧。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,年轻消逝,但换来的却是智慧。你要相信你可以为所有的问题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,但也要注意你所找到的解决方法,未必都是你想要的解决方法。
参考别人的例子,提醒自己任何不利情况都是可以克服的。虽然爱迪生只接受过三个月的正规教育,但他却是最伟大的发明家。虽然海伦·凯勒失去了视觉和说话能力,但她却鼓舞了数万人。明确目标的力量必然胜过任何限制。对于善意的批评应采取接受的态度,而不应采取消极的反应,利用接受和学习他人如何看待你的机会做一番反省,并找出应该改善的地方,别害怕批评,你应勇敢地面对它。和其他献身于成功原则的人组成智囊团,讨论你们的进程,并从更宽广的经验中获取好处,务必以积极面作为基础进行讨论。
分清楚愿望、希望、欲望以及强烈欲望与达到目标之间的差别,其中只有强烈的欲望会给你驱动力,而且只有积极心态才能供给产生驱动力所需的燃料。避免任何具有负面意义的说话型态,尤其应根除吹毛求疵、闲言闲语或中伤他人名誉的行为,这些行为会使你的思想朝向消极面发展。锻炼你的思想,使它能够引导你的命运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,把握住“报酬”信封里的每一项利益,并将它们据为己有。随时随地都应表现出真实的自己,没有人会相信骗子的。相信无穷智慧的存在,它会使你产生为掌握思想和导引思想而奋斗所需要的所有力量。
相信你所拥有的解放自己并使自己具备自决意识的能力,并借着这种信心作为行事基础把它应用到工作上,现在就开始做!信任和你共事的人,并确认如果和你共事的人不值得你信任时,就表示你选错人了。
最后连续6个月每周阅读这篇文章一次,6个月之后你将会脱胎换骨。当你学会这篇文章所要求的良好习惯并且调整好你的思想之后,你的心态便会随时处于积极状态。
3.远离压抑
心理学家认为,在文明社会里,人们必须学会对自己的感情进行适当的控制。如当事人在某种情境之下,有恐惧或愤怒的情绪反应,但他又认为在当时情境中,不应当或不宜有那种表现,于是努力抑制自己,表现得若无其事,使别人不易觉察出他内心的反应。有的人为了避免情绪的反应,就索性回避或远离某些有关的刺激物,如不阅读书报文章,以免看到和自己意见不同的文章而感到愤怒;不参与某种有比较或竞争意义的场合,以免感受失败;甚至不去检查身体,害怕万一查出病来没有勇气面对。这种对自身感情的控制有时候是有意识的,有时候也是不自觉的。无论如何,这种抑制只能使自己的情绪隐藏不显而已,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仍在进行,这些变化的影响也依旧存在。
一个处于情绪压抑状态的人,通常的表现是精神萎靡不振,干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,甚至原先很感兴趣的活动现在也觉得没有意思;缺乏朝气,缺少活力,年纪轻轻却暮气沉沉,成天唉声叹气,感觉活得太累;感官变得不再敏感,思维显得不再灵活,整个人进入一种反应迟钝的状态。身体机能也出现下降趋势,胃口不好、茶饭不思、失眠多梦、胸闷气短、体虚易出汗等;与人交往缺乏热情、对他人的喜怒哀乐缺乏共鸣、心情恶劣,等等。
那么,如何消除压抑呢?我们需要:
(1)学会从光明的一面观察事物
任何一件事情,从不同角度去观察,都会给人以不同印象。很多表面上看上去像是引人生气或悲伤的事件,如果换一个角度和观点去看,常常会发现一些正面的积极意义。爱迪生为发明电灯而寻找合适的发光材料,试验了上千次,仍以失败告终。这时有人劝他:“你已经失败了上千次,还是放弃吧。”爱迪生则回答:“不,我只是发现了上千种不适合的材料。”正因为爱迪生能够以如此宽容的态度坦然面对挫折,始终以乐观的心情去接受生活的每个挑战,而不是沉浸于悲哀中不能自拔,才能成为名垂千古的大发明家。
(2)设法为自己增加愉快的体验
比如,给自己安排切实可行的工作学习计划,使自己能不时看到成绩和进展;培养自己多种兴趣爱好,用来陶冶身心,调节情绪;多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,多集体活动,充分感受相互的关怀和友谊。这样,生活中积极愉快的体验增多了,即使遇到不开心的事,也不会激起强烈的情绪反应,或一下子陷入压抑状态而不能自拔。
(3)为自己的情绪寻找合适的出路
如在激动的时候去做体能运动和锻炼,在紧张不安的时候去找好朋友谈谈,倾吐胸中抑郁,寄情于山水风光、文学艺术、音乐书法等等。总之,对付压抑的情绪要学会运动“宣泄法”,尽可能地使郁积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宣泄殆尽,避免压抑带来的多种身心疾病。
4.克服沮丧,树立自信
(1)克服沮丧生活难免会有逆境,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是难免的。沮丧的心情是健康的,可以趁着这样的情况去检视自己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。处理沮丧的方法:找出沮丧的来由,向亲朋好友倾诉或是用其它方式来抒解;充实自我生活,加强自信,让理想变得可以期待;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弹性化;若情况不能受到控制,只好接受现状,但不应气馁,而应是从其中学习经验。
(2)树立自信
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、自信心、独立性,不然就是奴才。但自尊不是轻人,自信不是自满,独立不是弧立。要成为自信的人,必须准备好以下五点:
决定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,这反映了你的权利;
判断自己所需要的是否公平,这反映了他人的权利;
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;
做好冒险的准备;
保持心情平静。
(3)下面几点有助于你获得自信,对你也很有帮助:
自我准备:事先做简要的描述,以便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。不必长篇大论地去说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,简明扼要的解释就足以产生作用。事先草拟你的意见,勾画出你的解释、感受、需要或后果。这样做十分有用。根据你的草稿进行演练,必要的话,还可以请朋友帮忙一起演练。
肯定他人:与人交谈时,开场白非常重要,安全的表达方式是用一种肯定性的语言。例如:“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,但希望你能写得通俗明白些,以便我容易读懂”。
客观公正:除了解释你所见的实际情况以外,不要涉及对个人的批评。评价或批评,只能针对一个人的行为、行动和表现,而不能针对其个人,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对事不对人。
简明扼要:说话时为了避免其他人的阻止、插嘴和打岔,表达时尽量简明扼要,不要理论化,只要讲述具体事实就足够了。意识操纵性的批评:不要期望他人总会与你合作,会接受你的观点。尽管你希望得到赞同的意见,但这种情况不是必然的。有些人会使用操纵性的批评来分散你的注意力,损害你的努力。这种表现要么假装关心,要么坦率地直接批评。
5.莫学祥林嫂,作自己情绪的主人
大多数人都有过受累于情绪的经历,似乎烦恼、压抑、失落甚至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袭来,于是频频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,企盼某一天欢乐从此降临。其实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,想让自己生活中不出现一点烦心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,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,做生活的主人,做情绪的主人。许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道理,但遇到具体问题就总是知难而退:“控制情绪实在是太难了,”言下之意就是:“我是无法控制情绪的。”别小看这些自我否定的话,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良暗示,它真的可以毁灭你的意志,丧失战胜自我的决心。还有的人习惯于抱怨生活:“没有人比我更倒霉了,生活对我太不公平。”抱怨声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脱:“这个问题怪生活而不怪我。”结果却因小失大,让自己无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职责。所以要改变一下对身处逆境的态度,用开放性的语气对自己坚定地说:“我一定能走出情绪的低谷,现在就让我来试一试!”这样你的自主性就会被启动,沿着它走下去就是一番崭新的天地,你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。
输入自我控制的意识是开始驾驭自己的关键一步。曾经有个初中生,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常常和同学争吵,老师批评他没有涵养,他还不服气,甚至和老师争执,老师没有动怒而是拿出词典逐字逐句解释给他听,并列举了身边大量的例子,他嘴上没说却早已心悦诚服。从此他有了自我控制的意识,经常提醒自己,主动调整情绪,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。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他拥有了一个健康而成熟的情绪。
其实调整和控制情绪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,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,就可以很好的驾驭自己。在众多调整情绪的方法中,你可以先学一下“情绪转移法”,即暂时避开不良刺激,把注意力、精力和兴趣投入到另一项活动中去,以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冲击。一个高考落榜的朋友,看到同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深感失落,但她没有让自己沉浸在这种不良情绪中,而是幽默地告别好友:“我要去避难了。”,说着出门旅游去了。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深深地吸引了她,辽阔的海洋荡去了她心中的郁积,情绪平稳了,心胸开阔了,她又以良好的心态走进生活,面对现实。
可以转移注意力的活动很多,你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外界事物对你的吸引力来选择,如各种文体活动、与亲朋好友倾谈、阅读研究、琴棋书画等等。总之将情绪转移到这些事情上来,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强烈撞击,减少心理创伤,也有利于情绪的及时稳定。
情绪的转移关键是要主动及时,不要让自己在消极情绪中沉溺太久,立刻行动起来,你会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战胜情绪,也唯有你可以担此重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