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妆文学
高分必读小说推荐

第3章

雾气裹着三人的影子渗进青榆沟时,萧斩的后颈起了层鸡皮疙瘩。

断风刀在鞘中微微发烫,系统提示像根细针扎进太阳穴——【危险等级提升至青铜中期,建议保持警戒】。

他压着呼吸,看见黑鸦的锈刀在雾里泛出冷光,刀背的凹痕是前日砍活尸时崩的;孙瘸子的陶瓶在掌心攥出了汗,瓶口渗出的迷烟混着雾,有股刺鼻的艾草味。

村内的绿灯又亮了。

这次不是窗棂后的幽绿,是一盏盏青陶灯从各户屋檐下浮起,像被无形的线牵着,在离地三尺的空中缓缓游弋。

灯芯烧得噼啪响,却不见提灯的人。

黑鸦的喉结动了动,刚要说话,萧斩已抬手按住他肩膀——墙根下的青苔里,有半枚带血的指甲。

“贴墙。”萧斩的声音比雾气还轻。

他背贴着最东头的土坯墙,耳尖几乎要蹭上粗糙的墙面。

沙沙声就是从这里传来的,像有人用细砂纸反复打磨木板,又像千万条虫在啃食什么柔软的东西。

他抽出断风刀,刀尖挑开窗纸的瞬间,系统警报炸响——【生物异常,建议规避】。

窗内的画面让他瞳孔收缩。

土炕上躺着个穿蓝布衫的女人,面色白得像被水泡了三天的纸,胸口随着呼吸微微起伏,可那呼吸的频率比常人快了三倍。

她的脖颈处鼓起几个青紫色的包,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蠕动,像是有什么活物在皮下钻行。

其中一个包突然“啵”地破了,钻出半截黑色触须,又迅速缩了回去。

女人的嘴张成O型,却没有声音漏出来,只有涎水顺着下巴滴在被单上,洇出个深色的圆。

“人都没死。”萧斩退开两步,用刀鞘轻敲黑鸦的后背,又指了指孙瘸子的陶瓶,“但也不再是人。”

孙瘸子的任务是找水。

他猫着腰摸到村后时,古井的辘轳上还缠着半截麻绳,绳结是他熟悉的渔人结——灾变前他帮邻村老丈打过这种结。

井水清得过分,月光落进去,连井底的青砖缝都看得一清二楚。

他蹲下来,用陶瓶舀水,手刚碰到水面就顿住了——水底有东西在反光,像是颗牙齿。

桶提上来时,他的手在抖。

瓶底沉着枚乳白的乳牙,牙根还粘着半截细小的节肢,深褐色,带着环状纹路,和萧斩在稻穗里发现的黑虫一模一样。

“这水……”他喉咙发紧,抬头正对上萧斩投来的目光,“是虫排出来的。”

萧斩单膝跪在井边。

系统提示在视网膜上跳动:【异常生物能量波动,深度十五丈,建议谨慎接近】。

他伸手蘸了蘸井水,指尖刚碰到水面,井水突然翻起漩涡,像有什么东西在底下拽他的手。

“你们不该来。”

徐崇文的声音从背后飘来,像片落在雪地上的羽毛。

萧斩转身时,断风刀已出鞘三寸——老儒站在月光里,月白粗布袍纤尘不染,竹杖尖上还沾着新泥。

他的目光扫过萧斩的刀,扫过孙瘸子手里的陶瓶,最后落在井里那枚乳牙上,忽然笑了:“你们不懂牺牲的意义。”

“地脉被污染那年,青榆沟死了三十七个。”徐崇文的手指轻轻抚过胸前的蓝布带,“我掘开祖传地穴,唤醒了地脉灵虫。它们能吞浊气,能净化水源……”他的声音突然拔高,像在讲书,“可灵虫要活,得用血食养。每三月一个孩童,纯阳之魂最补。”他摊开手,掌心躺着枚和井里一模一样的乳牙,“十个孩子,换了青榆沟十年安宁。我非屠夫,我是守灯人。灯不灭,村不亡。”

“你点的是人油。”萧斩的刀又出鞘半寸,刀锋映着徐崇文的脸,“不是希望。”

地面突然震动。

古井里喷出半透明的黏液,几条触须破井而出,比成年人的胳膊还粗,表面布满吸盘,吸住青石板时发出“滋滋”的腐蚀声。

黑鸦的锈刀挥出半道弧光,斩断一条触须,断口处喷出的酸液瞬间在石板上烧出个焦黑的洞。

系统提示炸成红色:【遭遇白银级变异体·地脉幼虫(寄生型)】。

“黑鸦!烧房造光!虫畏强光!”萧斩拽着孙瘸子往祠堂跑,“孙瘸子!撒毒粉封井口!”

火折子擦响的瞬间,村内的绿灯集体震颤。

黑鸦将浸了灯油的麻绳甩上屋檐,火苗顺着麻绳窜上瓦顶,照亮了墙根下密密麻麻的虫蜕——有拇指粗的,有细如发丝的,每一片都泛着幽绿的光。

地下传来密集的嘶鸣,像是整个村庄都在苏醒,无数虫足摩擦地面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。

“阿芸姐姐被拖下去了!”

尖锐的童声穿透火光。

萧斩转头,看见柴堆里钻出个瘦小的身影,十岁左右,梳着两个歪歪的羊角辫,怀里抱着只缺了只眼睛的布娃娃。

她的裤脚沾着泥,膝盖上有新鲜的擦伤,正指着祠堂台阶下的青石板:“地窖……地窖里全是虫!”

孙瘸子的瞳孔骤缩:“小铃儿?李寡妇的侄女!她上个月还在梧桐镇要饭……”

萧斩弯腰抱起女孩,能感觉到她浑身都在抖,像片被风吹着的树叶。

“地窖在哪?”他问。

小铃儿的手指指向祠堂中央的“福”字砖,砖缝里渗出暗褐色的黏液,混着股腥甜的血气。

系统提示适时浮现:【发现隐藏区域:地脉祭坛(封印破损)】【可投入‘驱邪符纸’类物品增强短期抗性】。

符纸。

萧斩想起柳清月走前塞给他的布包,最底下压着三张朱笔写的驱邪符,边角还沾着她煎药时落的药渣。

他摸了摸怀里的布包,指尖触到符纸的纹路,像触到了某种底气。

“走。”他对黑鸦和孙瘸子说,断风刀在掌心转了个刀花,“该见见那只‘救世’的虫了。”

祠堂地下的通道比想象中狭窄,潮湿的石壁上还沾着黏液。

萧斩举着火折子往前照,火光映出石壁上的刻痕——前半段是《论语》的章句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“见贤思齐焉”,后半段却爬满了虫形图腾,虫身缠绕着儒家的云纹,触须代替了“之乎者也”的笔画。

再往前几步,通道尽头传来“沙沙”的虫鸣,比村内听到的更密集,更急切。

像是有什么东西,正等着他们。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