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局法医实验室的荧光灯发出恒定不变的嗡鸣,将内部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种缺乏温度的、过于清晰的光线下。空气里弥漫着多重气味:刺鼻的消毒水、淡淡的血腥气、化学试剂的微酸,以及一种冰冷的、属于精密金属仪器的味道。这里的时间似乎以另一种节奏流逝,缓慢、精确、不容置疑。
老秦穿着白大褂,戴着双层手套和护目镜,整个人像一台精密仪器的一部分。他正伏在那台崭新的基因测序仪前,屏幕上不断滚过密密麻麻的曲线和数据流。陈昊站在他身后,双手插在裤兜里,目光紧锁着屏幕,如同一尊沉默的礁石,承受着内心焦灼的无声冲刷。等待结果的时间,总是格外漫长,每一秒都像是在放大镜下被拉扯。
几个小时前,他从图书馆那个冰封的世界里带回的寒意尚未完全散去。周薇那强自镇定的崩溃、那冰层下汹涌的暗流,都指向一个被严密守护了二十一年的秘密。而现在,他需要的是能凿穿冰层的铁证。
仪器发出一声轻微的、代表运行结束的提示音。
老秦的身体微微前倾,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了几下,调出最终的比对报告界面。屏幕上并排显示着两个基因序列的图谱,复杂的彩色条带和峰值令人眼花缭乱,但下方的结论一行却清晰无比,带着科学的、冷酷的确定性。
“匹配。”老秦的声音透过口罩传来,平板无波,却像重锤落下,“怀表内部提取的陈旧血迹样本,与档案库中二十一年前无名女尸案现场保留的受害者生物样本(来自衣物残留及尸检提取),经DNASTR分型检测,16个基因座完全一致。支持来源于同一个体。”
结论确凿无疑。那枚导致最新谋杀的怀表,曾经浸泡在二十一年前那个无名女性的血液中。它不仅仅是物证,它本身就是一个跨越了时间的、血腥的无声证言。
陈昊缓缓呼出一口气,胸腔里那股紧绷的压力稍稍缓解,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凝重。猜测被证实,两条时间线被冰冷的科学数据彻底焊接在一起。现在,焦点更加清晰地集中到周为民和他的三个女儿身上。
“能推断出血迹进入怀表的大致时间吗?”陈昊问,声音有些沙哑。
老秦摇了摇头:“很难精确。但从血迹的氧化程度、沉积位置(嵌在齿轮深处)、以及没有后期清洁擦拭的痕迹来看,极大可能就是在怀表主人——也就是那名女性——受害的同时或极短时间内侵入的。符合暴力损伤导致出血、怀表当时在她身上或极近处的推测。”
怀表的主人,在二十一年前的某个时刻,遭遇致命袭击,她的血液喷溅或流淌,渗入了她贴身携带的、或许正是周为民赠予的这份信物之中。而后,怀表被人取走,保存(或隐藏)了二十一年,直到最近,被凶手以一种极具仪式感的方式,塞入了新的受害者口中。
是谁取走了怀表?是谁保存了它二十一年?又是谁,在此时此刻,用它来执行这场诡异的复仇或宣告?
周为民?他的某个女儿?还是与这个家庭有着深切纠葛的其他人?
陈昊拿起那份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DNA比对报告,纸张冰冷。他转身离开实验室,脚步坚定。证据链的这一环已经扣上,下一步,必须集中全力攻克那三个看似知情却选择沉默的女人。
……
几乎在同一时间,小赵那边的调查取得了另一项关键进展。他通过内部系统协调云州警方,调取了周小薇(第二个)迁入滨海前在云州的户籍及医疗记录。信息通过加密线路传输回来,小赵坐在电脑前,逐字阅读着屏幕上的文字,脸色越来越凝重。
他拿起内线电话,快速拨通了陈昊的号码。
“头儿,云州那边的记录传过来了。”小赵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激动,“周小薇,原名就是周小薇,并非曾用名。十年前,她二十二岁时,从云州市精神病防治院出院后不久,便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,来到了滨海。”
“精神病防治院?”陈昊的心猛地一沉。
“记录显示,她入院时十七岁,诊断是…‘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伴有重度抑郁及解离症状’。”小赵念着诊断名称,语气沉重,“入院原因是…疑似自杀未遂。入院时间…”
小赵停顿了一下,深吸了一口气,才继续道:“…是二十一年前,十一月三日。”
二十一年前,十一月三日。
这个日期,像一颗子弹,精准地命中了陈昊的神经。
无名女尸的发现时间是十月二十八日。周小薇入院时间是十一月三日。中间相隔,仅仅六天。
十七岁的少女,在一位与父亲关系密切的女性惨死荒野的六天后,因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重度抑郁,自杀未遂,被送入精神病院。
这绝不可能只是巧合。
巨大的冲击之下,小赵的声音再次传来,带着更深的困惑:“但是,头儿,奇怪的是…入院记录和早期病历的监护人签字…不是周为民。”
“是谁?”陈昊立刻追问,手指不自觉地收紧。
“是…周薇。”小赵念出那个名字,“她的姐姐,那个图书馆管理员。当时十九岁的周薇,以监护人的身份,在云州为她办理的入院手续,并支付了初期费用。记录显示,周为民…从头到尾没有在云州出现过。”
父亲缺席。长姐如母。
陈昊的脑中飞速运转。二十一年前,惨案发生后,这个家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剧变?周为民去了哪里?为什么是当时年仅十九岁的周薇,带着精神崩溃的妹妹远赴云州求医?并且,一待就是近五年,直到周小薇情况稍稳,才迁回滨海?
周薇在那段往事里扮演的角色,绝不仅仅是一个“记不清”的旁观者。她是知情者,是处理者,甚至可能是…庇护者?她在守护的,不仅仅是秘密,很可能还有她那脆弱崩溃的妹妹。
而周小薇那激烈的抵触、对药物的依赖、那句崩溃下的“去找她们”!此刻都有了更加沉重和悲惨的注脚。她不是简单的情绪化,她是真正从地狱边缘爬回来的人。她的过去,是一道从未真正愈合的、狰狞的伤疤。
“云州医院的治疗记录里,有没有提到她发病的具体诱因?任何与父亲、或者与某个女性死者相关的线索?”陈昊追问,不肯放过任何细节。
“没有。”小赵的回答令人失望,“早期的病历记录比较简单,只提及‘遭受重大心理创伤’,具体内容没有详细记载。后期的心理治疗笔记…由于涉及隐私和保护性原则,云州那边无法提供详细信息,除非我们有更明确的手续和案由。”
线索似乎又遇到了壁垒。但方向已经无比清晰。
陈昊挂断电话,站在走廊冰冷的灯光下。DNA报告在他手中散发着冰冷的重量。
周薇。那个看似最冷静、最置身事外、用古籍和尘埃包裹自己的女人。她不仅仅是知情者。在二十一年前那场家庭巨变中,她极可能是亲历者,甚至是关键的处理者和支撑者。她守护着妹妹,也可能守护着父亲,守护着那个血腥的秘密。
她的平静,是深不见底的冰层,下面埋葬着惊涛骇浪的往事。
而现在,新的谋杀,像一把巨大的钩子,正在强行将这一切从深水中拖拽出来。
陈昊拿起手机,再次拨号。
“老马,立刻回来。重点重新回到周薇身上。我们需要和她进行一次…更加深入的谈话。把DNA报告带上。”
他需要再次面对那座冰封的堡垒。但这一次,他手里握着的,不再是猜测,而是能击碎一切伪装的、科学的铁证。以及,一段关于云州、关于精神病院、关于一个十九岁女孩被迫扛起家庭重担的、沉重往事。
风暴,即将再次席卷那间布满尘埃的古籍阅览室。而这一次,冰层之下的真相,还能继续沉默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