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妆文学
高分必读小说推荐

第3章

五月的风带着麦浪的清香吹进红旗生产大队,合作社的田地里,改良玉米已经长到半人高,叶片翠绿得能掐出水来;抗虫棉花冒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苞,在阳光下泛着浅黄的光;早熟番茄架上挂满了青绿色的小果子,再过一个月就能成熟。林晚秋周末从学校回来,站在田埂上看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,嘴角忍不住上扬——这是她和村民们一起种下的希望,眼看着就要开花结果了。

刚走到村口,就看到邮递员骑着自行车过来,看到她就笑着招手:“林晚秋,你的信!县教育局寄来的,说不定是竞赛成绩下来了!”

林晚秋心里一紧,快步走过去接过信封。信封上印着县教育局的公章,她深吸一口气,小心翼翼地拆开,里面是一张获奖通知书和一张奖状——她的生物和数学竞赛都得了全县第一名,还获得了参加地区竞赛的资格!

“太好了!晚秋,你太厉害了!”跟在她身后的林卫东看到通知书,激动地喊了起来。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,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,村民们都纷纷过来道贺,王大伯还特意杀了自家养的鸡,要请林家吃饭。

晚上,家里摆了满满一桌子菜,林建国看着奖状,眼眶有些发红:“咱们家终于出了个有文化的人,晚秋,你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,考上大学,给咱们家争光!”

“爸,我会的。”林晚秋点点头,心里却有了新的想法。这次竞赛让她意识到,知识不仅能改变自己的命运,还能更好地帮助合作社发展。比如生物课上学的遗传知识,能帮她更好地理解系统给的种植手册;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,能用来规划合作社的种植和销售。她甚至想,等考上大学,就报考农业相关的专业,这样以后就能用更专业的知识,带领更多农户致富。

没过几天,学校就通知林晚秋去参加地区竞赛的集训。这次集训在地区首府,要去半个月。出发前,她特意跟合作社的农户们开了个会,把夏收的准备工作安排好:“我不在的这半个月,大家按之前定的计划浇水、施肥,农科所的技术员会定期过来指导,有什么问题就找我哥或者我爸,也可以给我写信。等我回来,咱们就准备夏收,到时候肯定能有个好收成!”

“你放心去,家里有我们呢!”农户们纷纷表态,看着林晚秋的眼神里满是信任。

地区集训的规模比县里大得多,来自各个县的尖子生汇聚在一起,竞争格外激烈。但林晚秋并没有怯场,她把系统奖励的种植手册和竞赛辅导资料结合起来,在生物课上提出的关于“作物抗逆性改良”的观点,得到了地区教研员的高度评价;数学课上,她更是凭借清晰的思路和巧妙的解题方法,多次在模拟考试中名列前茅。

集训快结束的时候,地区教育局的老师找她谈话:“林晚秋同学,你的成绩很优秀,尤其是生物方面,很有天赋。地区农科所正在跟我们合作,选拔一批有潜力的学生参加农业科研实践活动,你有没有兴趣参加?”

“农业科研实践?”林晚秋眼睛一亮,这正是她感兴趣的领域,“老师,我愿意参加!”

“太好了!”老师笑着说,“这个实践活动在暑假进行,到时候会有农科所的专家带你做实验,对你以后报考农业大学很有帮助。”

地区竞赛的成绩出来后,林晚秋的生物和数学又得了第一名,还获得了“地区优秀学生”的称号。拿着奖状回到村里,迎接她的是村民们热情的掌声,合作社的田地里,早熟番茄已经开始泛红,玉米也结出了饱满的穗子,夏收的脚步越来越近了。

六月中旬,夏收正式开始。合作社的田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,村民们拿着镰刀收割玉米,采摘番茄,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。林晚秋带着农科所的技术员在田地里穿梭,指导村民们科学收割,还顺便采集了一些作物样本,准备带到实践活动中去研究。

“晚秋,你看这玉米,每穗都这么大,比往年多收了不少!”王大伯抱着一捆玉米,高兴地说。他家的两亩合作田,光玉米就收了两千多斤,比往年多收了近千斤。

林晚秋笑着点头:“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,等把这些粮食和蔬菜卖了,咱们就分红!”

夏收结束后,林晚秋联系了县供销社和地区食品厂,把合作社收的玉米、棉花和番茄都卖了出去。因为品质好,价格比市场价高了两成,光这一笔就卖了三千多块钱——这在七十年代的农村,可是一笔巨款!

分红那天,林家的堂屋里挤满了人,林晚秋把账本摊在桌上,一笔一笔地跟村民们算清楚:“总收入三千二百元,扣除种子、肥料和农具的成本五百元,还剩两千七百元。按大家的贡献分成,王大伯家出了两亩地和两个劳动力,分两百八十元;李婶家出了一亩地和一个劳动力,分一百五十元……”

当林晚秋把一沓沓崭新的钞票递到村民们手里时,整个堂屋都沸腾了。王大伯拿着钱,手都在发抖:“没想到种庄稼还能赚这么多钱,晚秋,真是太谢谢你了!”

李婶更是激动得哭了:“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,以后再也不用愁给儿子娶媳妇的钱了!”

看着村民们高兴的样子,林晚秋心里也暖暖的。这时,系统的提示音在她脑海里响起:【主线任务“成立村级种植合作社,带动10户以上农户增收”已完成!奖励发放:超级种子套装(高产玉米、抗虫棉花、早熟番茄种子各5斤),系统积分1000分,解锁系统商城“农具兑换区”】。

她打开系统商城,“农具兑换区”里有改良的锄头、镰刀、灌溉设备,还有小型的脱粒机,这些都是合作社现在急需的。她用积分兑换了几台脱粒机和灌溉设备,打算等秋收的时候用。

夏收分红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周边的村子,不少农户都来找林晚秋,想加入合作社。林晚秋跟家人和老社员们商量后,决定扩大合作社的规模,把周边村子的农户也吸纳进来,还制定了更完善的章程,明确了入社条件和分红制度。

七月初,林晚秋如约去了地区农科所参加科研实践活动。农科所的专家带着她参观了实验田,教她如何培育改良种子,如何检测作物的品质。在这里,她看到了很多先进的农业设备和技术,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。

有一次,专家们在研究如何提高棉花的抗虫性,林晚秋想起系统给的种植手册上有相关的方法,就忍不住提了出来:“老师,我觉得可以尝试用大蒜和辣椒熬制的水喷洒棉花叶片,这样既能驱赶害虫,又不会污染环境,还能降低成本。”

专家们听了,眼前一亮,立刻安排实验。结果证明,林晚秋的方法确实有效,棉花的虫害率降低了很多。专家们对她赞不绝口:“林晚秋同学,你很有想法,以后在农业领域肯定能有大作为!”

实践活动结束后,专家还送给林晚秋一套先进的种植技术资料,鼓励她继续努力:“农业的未来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,希望你以后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实践中,帮助更多农户增收致富。”

回到村里,林晚秋把从农科所学来的技术教给了合作社的农户们,还把专家送的资料复印出来,分发给大家。村民们学习的热情很高,每天都有人来问她种植技术的问题,田地里的作物也长得越来越好。

八月初,地区食品厂的人来找林晚秋,想跟她合作开发新的产品:“我们觉得你的槐菊清润茶很有潜力,想跟你合作推出瓶装饮料,还想把你的腌白菜包装成罐头,推向更广阔的市场。你看怎么样?”

林晚秋当然愿意,这是扩大产品影响力的好机会。她跟食品厂的人详细讨论了合作细节,签订了合作合同:食品厂负责生产和销售,她提供配方和原料,利润按比例分成。

消息传来,合作社的农户们更激动了。王大伯说:“以后咱们种的白菜、菊花不仅能卖新鲜的,还能做成饮料和罐头,真是太好了!”

林晚秋看着眼前的一切,心里充满了希望。她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,随着合作社的发展,随着她知识的积累,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机会。她想起前世的自己,被困在黄土地里,一辈子都没走出过村子;而现在的她,不仅能走出村子,还能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,还能去追求自己的大学梦。

晚上,林晚秋坐在书桌前,看着窗外的月光,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:“重生在七零,我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,还要带领更多人过上好日子。农业是根,知识是翼,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,在这片黄土地上种出最美的希望。”

写完,她合上笔记本,打开系统面板。面板上显示,她的系统积分已经有两千多分了,还解锁了新的功能。她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只要她坚持下去,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,让家人和村民们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。而她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……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