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宫怒斥:”荒唐!”
此后百余日,曹操屡次进犯,皆被陈宫设计击退。
灾荒肆虐,兖州饥民相食。
吕布移师山阳。
兴平二年,陈宫献策:”曹军忙于收粮,营寨空虚,乃天赐良机。”
吕布率军突袭,曹操急令妇人伪装守军,仅存士卒故作镇定。
营西堤畔密林幽深,吕布疑有伏兵,踌躇不前。
陈宫拱手道:“将军,曹操此举不过是虚张声势,不必忧虑。”
吕布摇头道:“曹操向来狡诈多端,不可大意,传令下去,全军后撤十里安营。”
“将军,战局瞬息万变,此时不攻,更待何时?”
陈宫苦苦相劝,但吕布心意已决,率军后撤十里扎营,气得陈宫险些怒斥出声。
纵使心中焦急万分,他也只能跟随吕布一同撤退。
翌日,探马来报,曹操军队出营收割麦子,吕布当即决定出兵突袭。
陈宫急忙阻拦:“将军,昨日已错过战机,今日更不可贸然出击。
依我之见,此乃曹操诱敌之计,若冒然进兵,必遭惨败,望将军三思。”
吕布朗声笑道:“公台多虑了!昨日敌情未明,故而谨慎。
如今曹军离营劳作,正是天赐良机,岂能坐视?”
说罢,他不听陈宫劝阻,率军直扑曹营。
不料半路伏兵四起,吕布大败逃窜。
曹操乘胜追击,杀得吕布军溃不成军,兖州各城相继收复。
吕布无处容身,只得率残部投奔徐州。
陈宫虽心有不甘,却也只得随行。
众人见状,纷纷叹息。
吕布果真徒有勇力,若早听陈宫之言,曹操早已命丧黄泉。
可见有勇无谋之辈难以驾驭,因其行事往往出人意料。
此番陈宫可谓弄巧成拙,非但未能替兖州士族雪恨,反倒被迫跟随吕布颠沛流离。
曹操目睹此景,亦惊出一身冷汗。
陈宫智谋超群,所幸吕布刚愎自用,否则自己必将死无葬身之所。
陈宫凝视画面,眉头紧锁,暗忖日后对付曹操,须另寻明主。
陈留张邈见吕布狼狈逃窜,怒骂道:“如此庸才,岂能指望他诛灭曹操?陈公台当真眼拙!”
此时楚风的声音再度响起:
“陈宫随吕布抵达徐州后,刘备收留二人,并将吕布安置于小沛。
建安元年,袁术举兵攻刘备,两军于淮阴对峙月余,未分胜负。
为破僵局,袁术密信吕布,许诺赠粮二十万斛,诱其偷袭下邳。
吕布召众将商议。”
画面中,陈宫起身进言:“将军若甘居人下,可助刘备击退袁术,日后仍蜗居小沛;
若欲重振雄风,当出兵夺取下邳,据徐州而自立。”
他并非真心助吕布夺取徐州,唯有掌控徐州,方能借助其力剿灭曹操,夺回兖州。
楚风的叙述缓缓展开——
“陈宫献计,吕布势如破竹攻陷下邳,张飞溃败,刘备妻儿与部曲家眷尽数被擒。
刘备闻讯方寸大乱,遭袁术趁势击溃,残部逃亡海西。
粮尽兵疲之际,只得向吕布乞降。
陈宫当即进言:’主公,刘备胸怀大志,若留此患,徐州将士难以归心。
今其势衰力竭,可假意接纳,伺机诛之。
‘”
画面里,陈宫躬身谏言:“刘备乃枭雄之辈,若不除之,日后必成肘腋之患。
袁术毁约未供粮秣,此时杀刘,反令仇者快意。”
吕布却摆手:“玄德曾有恩于我,岂能忘恩负义?况袁术欺我,若遂其愿,我心不甘。”遂拒陈宫之策,反赠车马令刘备驻守小沛,自领徐州牧。
陈宫黯然离去,眼底暗流涌动。
观影至此,尚为安喜县尉的刘备脊背发凉,冷汗涔涔。
若吕布纳谏,自己早已命丧黄泉。
幸而这莽夫刚愎自用,倒显出几分憨态可掬。
楚风的声音继续道:“此后陈宫渐觉吕布难成大器。
建安元年,袁术策反郝萌叛乱,陈宫非但不阻,反暗行方便——他要借机除掉吕布,亲掌徐州以复仇曹操。
郝萌夜袭下邳,吕布仓皇携眷逃至高顺营中。
高顺率部反击,混战中曹性重伤郝萌,终被高顺斩杀。”
画面切换至负伤的曹性榻前。
吕布逼问:“郝萌因何 ** ?”
曹性喘息道:“袁术唆使,末将苦劝未果,只得刀兵相见。”
“可有 ** 者?”吕布目光如炬。
曹性目光投向左侧的陈宫,高声道:”军师也曾与郝萌 ** 。”
陈宫听闻此言,并未出言辩解,面容却渐渐泛起红晕,显露出几分窘迫。
吕布抬眼瞥了陈宫一眼,既未言语责备,也未追究其过错。
陈宫只觉羞愧难当。
这时楚风的声音缓缓响起:
“陈宫参与此次叛乱,虽未受到惩处,但自此之后,吕布对他失去信任,不再采纳他的计策。
这给了徐州的陈登父子可乘之机。
吕布一众人等被陈登父子玩弄于鼓掌之中,最终在建安三年被曹操击溃。”
场景转换,曹操大军压境,兵锋直指下邳。
吕布心生惧意,欲要归降。
陈宫急忙劝谏:”主公,曹军远道而来,兵疲马乏,粮草转运艰难,必不能持久。
主公可率步骑驻守城外,末将领余部守城。
若曹军攻主公,我便出兵相助。
若曹军攻城,主公可率军回援。
如此互为犄角之势,足以抵挡曹军数月。
待其粮尽之时,再全力反击,必能大破敌军。”
吕布初时采纳此计,回到府中却听妻子说道:”夫君莫非忘了当初陈宫与郝萌谋逆之事?
若夫君出城,陈宫再生异心,夫君将如何自处?你我夫妻还能相见吗?”
吕布闻言,当即打消了出城的念头。
陈宫得知后,几乎气急攻心。
是年十月,曹军掘开沟渠,引沂、泗之水灌城。
吕布立于城头,对曹军喊道:”诸位不必再战,我将归降明公。”
陈宫在一旁厉声喝止:”曹操乃乱世奸雄,怎配称明公?我等若降,必无生路!”
奈何吕布军心已散,败局已定。
最终曹操大破吕布,陈宫亦被生擒。
场景再变,陈宫被缚至曹操面前。
曹操问道:”公台可愿归顺?”
时至此刻,他仍想招揽这位故人,毕竟深知陈宫之才。
陈宫摇头:”你我终究殊途。”
曹操又问:”你若赴死,家中妻儿如何安置?”
陈宫反诘:”我家人安危,全凭将军决断。”
此言一出,曹操反倒不敢轻举妄动。
见陈宫心意已决,曹操长叹一声,下令处决。
画面在此凝固
百姓与文人雅士三三两两聚在一处闲谈。
“陈宫此人确有才干,只是过于偏向士族。
用得妥当尚可,若有不慎,恐遭反噬。”
各路诸侯凝视着静止的画面,神色凝重。
曹操长叹一声,心中百感交集。
他与陈宫的恩怨,实则是与兖州士族难以调和的矛盾。
如今虽未至水火不容之境,可误杀吕伯奢满门一事已成定局,再想招揽陈宫已无可能。
而兖州士族目睹此番景象后,恐怕更不会轻易让他掌控兖州。
这份榜单不仅展现了陈宫的命运,更隐隐预示着他自己的未来——掌控兖州之路,陡然艰难了十倍不止。
东郡东武阳,陈家大院内,陈宫眉头紧锁,望着凝滞的画面。
“终究功败垂成……”沉默许久,他怅然一叹。
吕布终究是朽木不可雕,选他抗衡曹操,本就是一步错棋。
不,或许从一开始引曹操入兖州抵御黄巾便是错着。
可若不选曹操,又有谁能挡住青州黄巾?
洛阳温侯府中,吕布盯着画面,面色阴沉。
“陈宫被擒,那我呢?是逃出生天,还是命丧黄泉?”画面未显露他的结局,那道神秘之声亦未提及,令他心生烦躁。
此时,楚风的声音再度回荡:
“陈宫一生以士族利益为先,为兖州豪强鞠躬尽瘁。
他背叛曹操,是因曹操触犯了兖州士族根基;欲反吕布,是发觉其难堪大任,欲亲掌徐州以抗曹。
从曹操到吕布,陈宫与他们皆非君臣,更像利益同盟。
请曹操入兖州,是为借其力抵御黄巾;迎吕布夺兖州,是为借其手对抗曹操。
自始至终,皆是士族与诸侯的博弈。
可惜,陈宫败了,兖州士族也随之沉寂。
但无论如何,曹操因入主兖州而崛起,陈宫功不可没。
谋士榜第十七位,陈宫。
战略二星,战术一星,余者无星,影响二星,共计五星。
首期榜单到此为止,三日后揭晓下期。”
话音方落,漫天光幕如烟消散,仿佛从未出现。
“竟要等三日?未免太久!”
“真想早日见识后续谋士的传奇啊……”
“谋士榜魁首该不会是董卓帐下的李儒吧?”
街头巷尾,百姓与文人墨客都在热议此事。
渤海郡守府内,袁绍召来颜良、文丑吩咐道:“速去请张颌、高览前来。”
方才公布的谋士榜前四位生平,令他窥见诸多未来景象。
在那四段预兆中,张颌与高览最终皆背主而去。
眼下麾下武将,唯有颜良文丑堪托生死。
虽张颌高览与颜良文丑并称河北四庭柱,武艺稍逊却相去不远,须得二人同往方为稳妥。
颜良抱拳请示:“主公,若彼等抗命当如何?”
袁绍面沉似水:“抗命者,杀。”
“遵命!”
待二将离去,袁绍又唤亲卫统领:“率兵迎许攸、董昭入府。
抗命者,杀无赦。”
“诺!”
不多时,颜良文丑押着张颌高览入府。
观二人神色,显未抵抗。
“拜见主公。”
二人上前行礼,异口同声道:“末将誓死效忠,绝无二心。”他们早知袁绍用意,故抢先表忠。
袁绍凝视二人:“纵然未来真如所见,尔等叛逃亦非汝等之过。
皆因郭图谗言,兼吾偏听偏信。
既知天机,必不让其重演。”
这番话语令二将愕然,当即单膝跪地:“主公明鉴,末将万死不敢背主!”
“去吧。”
袁绍挥退二人。
欲取冀州,此二人不可或缺。
“报——”
亲卫统领独携许攸复命:“董昭已潜逃出城。”
袁绍勃然色变:“必是投曹!速遣精骑沿兖州道追缉,生要见人,死要见尸!”
同此时分,陈留郡府。
曹操正对夏侯惇下令:“精选死士潜入渤海,不计代价接回董昭。”观罢谋士榜四人生平,郭图这等祸主之辈,得之如得灾星。
许攸虽助己破袁,然狂傲难驯。
在那影像里,自己最终处死了许攸。
此刻的许攸,想必不会再投奔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