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妆文学
高分必读小说推荐

第3章

两人打趣几句,胡掌柜便说明了来意:“你说,我这大老远的跑来了,你也别领着我干喝茶呀。

有那好东西赶紧端上来给我瞧瞧。”

“您着什么急啊。话虽如此,江暖还是喊来一个工人:“你去仓库抱一坛子成品油过来,小坛装的就成。”

“是,小姐!”

那工人应声而去,没多会就抱着一坛子油回来了。

江暖拿了把小木锤将坛口的黄泥封印敲掉,拨出塞子。

一股他从未闻过的好闻的油香味,瞬间从坛口窜了出来,盈满了整个会客室。

接着江暖又拿来一个长柄儿的竹箪子并一个白瓷碗,从里头舀了些出来,以便胡掌柜更好的观察。

胡掌柜仔细闻了闻味道:“气味素净且芳香,油体微黄清亮,干净澄澈,却是好油。

不过具体的味道如何,我还得亲测一下才行。”

“这好办,我让家里的厨娘给你现炒几个菜就行,就用这油!”

胡掌柜也是个大气的,闻言立即乐了:“既然如此,那胡某人就恭敬不如从命了。”

“只要你不嫌弃就行,本来上次就说要请你喝酒的,今日正好应了这个诺。”

江暖让人去家里传个话,让孙娘子看着整几个菜,说要请贵客吃饭。

因为时候还早,两人喝了会茶,在胡掌柜的要求下,江暖又带着他参观了榨油坊。

看到干净整洁且井然有序的油坊,胡掌柜很是佩服,心中想要合作的念头又更上了一层楼。

只问她:“你这油打算怎么卖?”

“一两银子一斤。”

“什么,一两银子?”胡掌柜眼睛一瞪:“这么贵,抢钱啊你?”

江暖也不与他争辩,只笑着道:“你别看这东西是野生野长的,然,一斤茶苞才出二两五钱籽。

一斤茶籽最多也能只得二两五钱油。

我之前去最大的那片山茶转过,粗粗估算了一下最多能摘十万斤茶苞。

再加上其他地方的摘的,撑死了能得18-20万斤茶苞。

就按20万斤算,能得茶籽5万斤,再榨成油最多也就一万两千五百斤。

这些油我还要自留一些,能往外卖的也就一万两千斤左右。

山茶油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东西,能润肺、解毒、消肿,抗衰老,亮发,甚至还能预防婴儿红臀等。

好处十分多,说是液体黄金也不为过,天下独一份的植物油。

胡掌柜是生意人,当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。

我知道县城的“胡记”只是你们“胡氏商行”其中的一家分号。

而胡氏商行产业遍布全国,还是皇商。

但凡你们把这东西往宫中一送,价钱多少还不是由你们说了算。

而且,我还听说掌柜的还是胡氏家族的亲信子弟……”

胡掌柜心服口服:“都说我胡某人消息灵通,如今看来,小友你也不遑多让啊。

活该你能发达。话说我从前怎么就没发现你竟然是只小狐狸呢?”

“谢谢,我就当您是赞美了……”

江暖留了胡掌柜吃午饭,又差了人去请了老族长和两位族老过来作陪。

胡掌柜果然是见过世面的,菜一入口,他立即觉察出不同来:“这菜……?”

江暖笑着点头:“这就是山茶油做的菜。香而不腻。

不管是拿来日常做菜食用,还是上供佛寺道观作香油,均是上上之选。就看胡掌柜如何选择了!”

饭毕,送走老族长和两位族老。江暖将胡掌柜请到外院的书房谈事。

胡掌柜道:“这油确实不错,不过一两银子一斤……这价格还能不能再商量一下了?”

江暖笑着摇了摇头:“不能。不过我可以承诺,不管以后发展得怎样,亦或是有了好东西,都会优先与您合作如何?”

胡掌柜放下茶杯,无奈的笑道:“罢了罢了,算我服了你了。

一两银就一两银,你可要说到做到,以后再有了好东西,可得第一时间通知我。”

“那是当然。”

生意谈妥,两人即刻拟定了合约文书,各自签字画押,这事情就算是成了。

胡掌柜今儿出行坐的是马车,不方便带货。只道明日就派大船来接,让江暖务必备好货品。

江暖一口应下,送走胡掌柜后方才想起来,她定的那条小船好像已经到交货期了?

第二天上午,胡掌柜果然派了大船来接货。

五十斤一坛的油,一次性拉走了六十坛,共计三千斤,现银结账三千两银子。

这是油坊建成投产后收入的第一笔现银,可喜可贺。

为了庆祝油坊的第一笔生意做成,江暖特意买了一整头猪回来,请全体工人们吃杀猪饭。

白泽一边狂炫大块的红烧肉,一边想,还得让江暖发财。

她挣的钱越多,也就越大方,没准儿将来能给它烧上一整头猪……

油坊如今已经走上正轨,江暖便也能稍稍松口气了。

这日,江暖正带着白泽在巡察仓库。

管家陈怡匆匆找来:“小姐,县令大人来了,点名要找你。”

“县令?”江暖惊讶极了。

她先是在脑中将自己最近干的事儿快速的过滤了一遍,确定自己没干任何作奸犯科的事情,这才微舒了口气。

陈怡又道:“好像是为了水磨坊的事情来的。”

“人在哪?”

“就在水磨坊!”

“好,我知道了,我马上过去。”

说罢放下手里的事情,仔细的净了手,大步往水磨坊去了。

白泽蹲在她肩膀上,拧着眉不爽的抱怨:“当官的来干嘛?

他莫不是看我们家挣钱了,想来抢油坊吧?不行,我绝不同意!”

江暖摸摸它的小脑瓜:“别想太多,咱们稀罕的东西,人家未必看得上,先别自己吓自己好不好。”

“哼,最好如此。他要是敢抢,本大人绝不会放过他。”

江暖到的时候,水磨坊外已经围了一堆的人,个个儿神情拘束,唯见江暖来了,纷纷松了口气,主动让出条路来。

进了磨坊,见水磨子前站着两个陌生面孔。一个青衣,做小厮打扮。

另一中年男子,身着绸缎袍服,面貌不怒自威,那身气势,打眼一瞅就知道是上位者。

旁边陪着老族和里长,态度均十分恭敬,想来就是本县的县令了。

听说姓吕,新上任不久。

江暖大大方方的走过去同他行了一礼:“民女江暖见过县令大人。”

吕喻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小姑娘,约摸十二三岁的年纪。

穿一身半新不旧的灰蓝色细棉布衣裳,容貌秀美,神态大方。

尤其是那双眼睛又清又亮,叫人一见便心生好感。

“你就是江暖?”

“回大人,正是民女。”

“本官听说,这用水做动力推动石磨磨谷的方法就是你想出来的?”

“不敢。民女只是出了个小点子,不并完美。水磨坊能够建成,多亏了工匠和乡邻们集思广益所得。”

“嗯!”吕喻笑着捋了捋山羊胡子,倒是个谦虚不贪功的。

吕喻的确对这水磨坊兴趣颇大,关于它的工作原理问得相当详细。

又仔细看了村民们磨谷,磨粉的实际效用,对此十分赞赏,连呼妙哉。

毕竟,靠人力牲口推动的石磨常见,靠水利推动的石磨还是头一回见。

能磨粉的石磨常见,但能给谷麦脱壳的石磨还是头一次见。

在此之前世人吃的大米都是用米舂子,一杵子一杵子舂出来的。不仅效率奇慢,而且碎米极多。

故而米铺里的精白米之所以能卖那么贵,除了这时代粮食产量不高外,人力成本也占了许多因素。

吕喻问她,究竟是怎么想到这么奇妙的东西的?

江暖有些不好意思:“说来都是民女的私心……”

她便把建油坊,又不愿把大量人力浪费在磨粉一事上说了。

吕喻不仅没笑话她,反而对于新的植物油品十分感兴趣,主动提出要去参观她的油坊。

父母大人要求,江暖自然拒绝不了,只好前头带路。

这会儿就只有族长和里长陪着了,其他的族人们都不敢再跟来。

在这个封建时代,民对官有种天然的畏惧。

面对吕县令,他们连呼吸都不敢大声,唯恐惹了县令不快,降下罪责来。

江暖作为油坊的主人,陪同县令参观了整个油坊。

一边走一边给他讲解,原材料的来源选择,工序工艺等,听得吕县令连连点头。

参观完油坊,时候已不早,作为主人江暖自是不好让县令饿着肚子返城。

只好道:“已近午时,若是大人不嫌弃,还请移驾寒舍吃个便饭?我们边吃边聊。”

吕喻正有此意,于是欣然同意,族长和里长也在一旁做陪。

AI生成

问了县令可有忌口的东西后,江暖交待孙娘子,做了桌本地的特色菜,上了坛子好酒,大家边吃边聊。

“饭菜简陋,还请大人别嫌弃。”

吕喻的心情似乎很好:“本官觉得挺不错的,这山茶油做的菜香而不腻,自有一股清新之感,的确是个好东西。”

他已经从江家族长那里听说了关于江暖的不少事情。

出自书香门弟,父母早逝后一力承担起家庭重担,教养幼弟,并靠着采山得来的辛苦钱将弟弟送进学堂读书。

平日里也多与人为善,时常帮扶孤寡弱小的族人乡邻。

甚至为了救族人,还差点丢了性命。如此聪慧,又品性绝佳之人,吕喻自是十分欣赏的。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