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
距离贾景近的建奴屯兵处,一共有四处,镇江堡、汤站堡、江沿台堡以及九连城。
经过常虎这几天的侦查,屯兵最多的是镇江堡和九连城,镇江堡一共有三百八旗兵,一千汉兵,九连城也是两百八旗兵,以及汉兵五百。
汤站堡和险山堡各有两百人左右,大多都是汉兵。
整体规格其实跟以前乾军屯兵一样,甚至还不如。
贾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,示意常虎继续说下去。
然后就是贾景最关心的九连城了,前几天杜荣说过,建奴将掠夺的工匠都放在九连城造船,虽说没有福船,但还是有几条小沙船的。
而沙船是一种防沙平底的木船,近海航行方面性能优越,船上多桅多帆,可以逆风驶帆,也能在海洋上远航。
这种小的沙船载重一般都在250-400吨左右,既能载人,也能搬运粮食,非常适合贾景的计划。
闻言,常虎刚准备接着讲,外面就传来敲门声,只见一名库吉特枪骑兵走进来,通报王一宁也有要事说。
贾景只好叫进来,王一宁刚推开木门,常虎眼睛就瞪得像铜铃,开始乱转,似乎是在想这老头怎么刚入伙就能我们一起议事。
贾景似乎也看出来常虎和蒋熙的疑惑,便为王一宁介绍了一番。
“这位是定辽右卫膳廪生员,前番刚从朝鲜求援兵回来。”
“鄙人王一宁,见过二位将军了。”
贾景介绍完,王一宁就笑眯眯的自我介绍。
到底不是一般人,能从朝鲜和建奴双方手下活下来,先不说气节如何,这能屈能伸的样子,贾景就没有见过有功名的人还能跟俩低级军官主动问好。
王一宁的这副谦卑的态度也让常虎和蒋熙这俩丘八受宠若惊,纷纷站起来问好。
“在边军做事嘛,谦卑点好,活得久。”
王一宁看出来贾景的诧异,笑眯眯的回答。
重新回到九连城的驻防情况。
“九连城的船厂在短错江边,守将只知道是位满人,跟八旗兵不驻守船厂,平时都回九连城,负责驻守的是三百汉军。”
“大人,感觉不太好打,阿鲁巴有防备的,我今天下午去,正好有起义辽民打过去,只要汉军去九连城报信,阿鲁巴带着八旗兵半个时辰不到就赶过去了。”
“可知道那汉将姓名吗。”
常虎刚讲完,身旁的王一宁随即问道。
“叫柳煜吧。”
“可是宽甸堡的柳煜柳守备。”
“不知道,我原先是袁经略麾下的。”
常虎摇了摇头,他哪里知道什么柳煜,什么宽甸堡守备的。
“如果柳煜降前真的是宽甸堡的守备,那我有八成把握说服他反正。”
王一宁抿了口热水,抚摸着胡须,缓缓说道,倒真有那么几分军师的模样。
“真的假的,他真肯反正,那当初为什么要降。”
瞧着王一宁的老神在在的样子,常虎第一个不信,一方面也是看不惯王一宁这老书生,刚上山第一天竟然敢跟他‘争宠’,把他掠上山,也是常虎看这人傻乎乎的,一副儒生打扮,也不怕冷,冻死在山里还不如抢上山来给大人算账。
“将军,我辽东都司就听说过柳煜,此人爱兵如子,想来也不是那种贪生怕死之人,当初应该也是迫不得已才降了后金。”
王一宁没有去和争辩常虎,对着贾景说道。
“不可啊大人,假如柳煜是真心投靠建奴,把咱们的动向告诉建奴怎么办。”
这个时候,一直默不作声的蒋熙发言规劝。
常虎也点了点头。
这确实是个问题,贾景其实也有些怀疑柳煜会不会反正,但历史上毛文龙攻下镇江堡后,周围的汤站堡、江沿台堡、险山堡以及九连城确实是纷纷反正。
“先修书试一试吧,告诉他朝廷大军指日反攻辽东,问他怎么想的,王大人你应该有印信在身吧。”
贾景想了半天,随即说道,这样既能知道柳煜有没有反正的意思,又不会让柳煜察觉到自己想攻占船厂。
“不敢在将军面前自称大人,有的。”
王一宁不声不响的拍了个马屁。
常虎撇了撇嘴,暗自骂了句马屁精。
随后在众人眼皮底下,王一宁写好了信,常虎拿着看了三遍,就怕王一宁写了什么不该写,一副不信任的样子。
王一宁只是摸着胡须笑眯眯。
然后贾景就叫了一个夜不收出身的辽兵冒着夜色前往短错江。
商议完,王一宁、常虎、蒋熙便回了各自的帐篷,不过走之前,特意留了下常虎。
闻言,常虎看着王一宁满脸的傲笑,王一宁就当没有看到,和蒋熙出了木屋。
贾景留常虎也没有事,只是特意让常虎收拢一下营地乾军中的火铳手和渔民,还有以后往山上拉人优先拉工匠。
…..
短错江。
午夜子时,柳煜踏着月亮的余光巡视完船场,刚回军帐坐稳,就有亲兵来报,说有亲戚从老家来。
这让年近五十的柳煜皱了皱眉,他是南直隶人,在辽东哪有什么亲戚,而且自己只是个小小的守备,哪值得亲戚不远千里投奔,难不成是家中妻儿?
抱着疑惑的心情,柳煜让亲兵将人带上来。
挥了挥手让亲兵下去,柳煜看向来者,是一位身穿几层破烂布袍的憨厚大汉,就在他回想这是自己的哪个亲戚的时候。
“见过柳守备,我家大人让我来送封信。”
满口的辽东口音,加上守备一词,柳煜已经明白这人是谁了。
“阁下搞错了吧,我哪是什么守备,不过是我大金船场的提举司罢了。”
柳煜冷冷的回道。
没有想到柳煜是这个反应,这名憨厚大汉心中咯噔一声,不禁在心中怒骂常虎,怎么跟说的不一样啊,不是说柳煜早有反正之心吗。
“把信拿上来吧。”
似乎是看出憨厚大汉内心忐忑不安,柳煜叹了口气说道。
憨厚大汉一脸谄笑的将信递了上去。
“你走吧,出去别说你是我亲戚,很容易露馅的,我是南直隶人,没有辽东亲戚。”
“谢过守备大人。”
憨厚大汉抱拳退出军帐。
而柳煜看着桌案上薄薄的信封,左手有节奏的敲击着桌案。
半响,柳煜拆开信封扫了一眼,随后用蜡烛点燃,陷入了沉思。
….
翌日。
天罡山。
昨晚已经带回来消息了,柳煜只是收了信,但没有透露意图,王一宁的想法是既然柳煜把人都放回去,那就是想谈,不如派个人去谈谈,试探一下,贾景倒没什么想法,不管柳煜反正不反正,他对于船场是志在必得,这几日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升级主力营的乾军了。
不过王一宁主动请缨,想去谈谈,而常虎反对,生怕王一宁此番是想投建奴。
但贾景是信得过王一宁的气节,左右不过尝试一下,便派人等入夜后,送王一宁过去。
训练场。
这次,贾景将营地里面所有使过火器方面的人,都收拢过来。
大约二十几人,里面有操纵大炮的,但大多都是火铳手。
贾景将其中十八人划到火枪兵那队,让二十名火枪兵带着他们训练。
而那三人则留在原地,不愧是操纵炮兵的,个个都身材魁梧,贾景询问一番是老家在哪,原先是谁的部下后,就找了根粗木,让三人开始训练。
“啊!”
贾景的威信得益于带着四名顶盔掼甲的库吉特枪骑兵,整天在营地里面晃悠,其实在挺深的了,但这波离谱的操作还是让三人惊呼。
“专心训练,结束后发半斤粮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