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妆文学
高分必读小说推荐

第4章

腊月二十九的傍晚,平倡市的年味早已浓得化不开,可特快列车里的吴俊峰,心却早已飞出窗外,飞向了那个小山村。列车在铁轨上飞驰,窗外的风景从高楼林立的城市,渐渐变成了荒芜的田野,最后只剩下漆黑的夜色和零星的灯火。

八个小时的车程,像一场漫长的等待。当列车终于驶入县城车站时,已经是晚上八点。吴俊峰提着行李箱,随着人流走出车站,一股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,带着山区特有的清冷。他抬头望了望四周,车站广场上稀稀拉拉地站着几个人,公共汽车的站牌下早已空无一人 —— 末班车早就停运了。

“这可怎么办?” 吴俊峰皱了皱眉,心里盘算着。要是在县城住一晚,稍微干净点的酒店至少要两百元,这对他来说虽然不算多,但一想到能早点见到父母,他就不想多耽搁。他拖着行李箱,沿着车站门口的马路慢慢走着,时不时地看向路边,希望能找到一辆出租车。

就在这时,一个穿着军大衣的中年男人凑了过来,压低声音问道:“小伙子,要去哪儿?我送你,价格好商量。”

吴俊峰上下打量了一下男人,他的脸上布满皱纹,手里拿着一串钥匙,身后停着一辆破旧的黑色轿车。“你这是黑车吧?” 吴俊峰有些犹豫,他以前在新闻里见过黑车司机宰客的报道。

男人连忙摆手,笑着说:“小伙子,我可不是那种宰客的人。我就是附近村子的,晚上没事出来拉几个人,赚点零花钱。你要去哪儿?我保证给你算便宜点。”

“我要去青山村,多少钱?” 吴俊峰问道。

男人想了想,说:“青山村离这儿有点远,平时都要两百五,今天看你是回家过年,给你算两百二十元怎么样?”

吴俊峰心里盘算了一下,从时间和经济角度考虑,包车确实是最划算的选择。他点了点头:“行,220,现在就走。”

坐上黑车,吴俊峰连忙拿出手机,拨通了家里的电话。电话接通后,父亲熟悉的声音传来,带着几分沙哑:“喂,俊峰,到哪儿了?”

“爸,我已经到县城了,坐上车了,大概一个半小时就能到家。” 吴俊峰的声音里满是期待。

“好,好,我们在家等你。” 父亲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,“路上注意安全,让司机开慢点。”

挂掉电话,吴俊峰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,心里满是感慨。他想起以前每次回家,都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,再转乘长途汽车,最后还要步行几里山路才能到家。现在有了特快列车和黑车,回家的路已经近了很多,可父母却在不知不觉中老了。

黑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着,车灯照亮了前方狭窄的道路。吴俊峰靠在座椅上,渐渐陷入了回忆。他想起小时候,家里穷,父母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,晚上还要熬夜织毛衣补贴家用。他和两个弟弟穿着打补丁的衣服,每天走几里山路去上学。那时候,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,走出大山,让父母过上好日子。现在,他终于实现了梦想,可父母却依旧住在破旧的砖瓦房里,过着简朴的生活。

大约一个半小时后,黑车终于停在了青山村的村口。吴俊峰付了钱,提着行李箱,快步朝着家里的方向走去。远远地,他就看到家里的灯还亮着,门口站着两个人影 —— 是父亲和三弟。

“哥,你终于回来了!” 三弟看到吴俊峰,兴奋地跑了过来,接过他手里的行李箱。

父亲也快步走上前,脸上满是笑容,却掩不住岁月的沧桑。他拍了拍吴俊峰的肩膀,声音有些哽咽:“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。”

吴俊峰看着父亲苍老的脸庞,眼眶瞬间湿润了。他握住父亲的手,入手满是粗糙的老茧,那是常年劳作留下的痕迹。“爸,我回来了。”

走进家里的院子,吴俊峰环顾四周,心里满是熟悉的感觉。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还在,只是树干上又多了几道年轮。破旧的砖瓦房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样子,白墙壁已经完全变黄,有些地方甚至已经脱落,露出了里面的砖块。

“妈,哥回来了!” 三弟朝着屋里喊道。

母亲连忙从屋里跑了出来,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,脸上布满了皱纹,却依旧精神矍铄。她一把拉住吴俊峰的手,上下打量着他,眼眶泛红:“俊峰,瘦了,也黑了,在外面是不是很辛苦?”

“妈,我不辛苦,您别担心。” 吴俊峰笑着说,心里满是愧疚。他知道,自己平时很少给家里打电话,也很少回家,父母肯定很担心他。

走进客厅,餐桌上早已摆满了丰盛的晚餐 —— 红烧肉、炖鸡、炒青菜,还有吴俊峰小时候最爱吃的红薯丸子。“这些都是你妈今天特意为你做的,从早上就开始忙了。” 父亲笑着说。

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,开始吃饭。饭桌上,父亲询问着吴俊峰在外面的工作情况,母亲则不停地给他夹菜,三弟兴奋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。吴俊峰一边吃,一边回答着父母的问题,偶尔也问问家里的情况。他得知,二弟因为在部队表现优秀,被评为了优秀士兵,今年不能回家过年;三弟这学期的成绩提升很快,在班里排名前十。听到这些,吴俊峰心里满是欣慰。

这顿饭吃了很久,直到深夜才结束。母亲收拾完厨房,一家人又在客厅里聊了一会儿天,才各自回房休息。吴俊峰躺在自己的房间里,看着熟悉的天花板,心里满是温暖。虽然房间很简陋,却让他感到无比的安心。

第二天一早,吴俊峰被院子里的说话声吵醒。他穿好衣服,走出房间,看到父亲正和一个中年男人说话。中年男人看到吴俊峰,连忙笑着打招呼:“俊峰,回来了?我是你王大叔,就住在隔壁。”

吴俊峰认出了王大叔,他是村里的农民,家里条件不太好,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学。“王大叔,您好。”

王大叔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,说:“俊峰,我今天来,是想请你帮个忙。我家大儿子高中毕业了,在家待着也不是办法,想让你帮忙介绍个工作。你在大城市的大公司上班,肯定认识不少人,要是有合适的岗位,能不能给我家大儿子留一个?”

吴俊峰看着王大叔恳切的眼神,心里泛起了怜悯之情。他想起自己小时候,家里也很困难,多亏了邻居们的帮助,才渡过了难关。现在自己有能力了,也应该帮助一下身边的人。他拿出手机,拨通了集团生产基地厂长的电话。

“李厂长,您好,我是吴俊峰。”

“吴主任,您好!有什么事吗?” 李厂长的声音带着几分恭敬。

“是这样的,我老家有个邻居家的孩子,高中毕业了,想找份工作。咱们生产基地年后有没有招收工人的计划?要是有的话,能不能给安排一个岗位?” 吴俊峰问道。

李厂长连忙说:“有,有!咱们年后计划扩大生产规模,正需要招收一批工人。您放心,我一定给安排一个好岗位,让他好好干。”

“那就麻烦你了,李厂长。”

“不客气,吴主任,这都是我应该做的。”

挂掉电话,吴俊峰对王大叔说:“王大叔,没问题了,年后让你家大儿子直接去集团生产基地报到,找李厂长就行。”

王大叔激动得连连道谢:“太谢谢你了,俊峰!你真是个好孩子,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,尽管跟我说。”

送走王大叔,父亲笑着说:“俊峰,现在你有出息了,能帮衬着村里的人了。”

吴俊峰笑了笑,没有说话。他知道,以自己现在的级别,介绍十个八个工人岗位根本不成问题。但他也明白,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,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和家乡的培养,能为家乡做一点贡献,是他应该做的。

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,母亲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年夜饭,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。下午,吴俊峰和父亲一起贴春联、挂灯笼,家里顿时充满了节日的气氛。晚上,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,看着春节联欢晚会,吃着丰盛的年夜饭,其乐融融。

正月初二,按照老家的风俗,是走亲访友的日子。一早,父母就带着吴俊峰和三弟,提着礼品,去了外爷外婆家。外爷外婆已经七十多岁了,身体却依旧很硬朗,还在地里干农活。看到吴俊峰一家人,外爷外婆高兴得合不拢嘴,连忙拉着他们进屋坐下,拿出水果和零食招待他们。

吴俊峰的舅舅也来了,他有三个儿子,都比吴俊峰年长,以前在村里都是出了名的 “混混”,对吴俊峰一家也总是不理不睬,生怕他们借钱。可这次看到吴俊峰,他们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,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,不停地给吴俊峰递烟、倒茶,还热情地询问他在外面的工作情况,想让他帮忙给自己的孩子介绍工作。

吴俊峰看着他们虚伪的样子,心里有些不舒服,却还是礼貌地回应着。他知道,这就是农村的人情世故,人一旦有了出息,身边的人态度就会发生改变。以前他们不理不睬,是因为怕被借钱;现在他们热情奉承,是因为想沾点光。

接下来的几天,吴俊峰跟着父母走访了家里的长辈亲戚。每到一家,大家都对他热情相待,不停地夸赞他有出息,还纷纷拜托他帮忙介绍工作、找关系。吴俊峰虽然有些无奈,却还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。他知道,这些亲戚虽然有些势利,但也是真心为他高兴。

春节假期很快就结束了,吴俊峰原本打算按时回公司上班,可路平却特意给他打电话,让他多在家待几天,陪陪父母。“小吴,你平时工作忙,很少有时间回家,这次就多陪陪父母,公司这边的事情不用着急。” 路平的语气很温和,让吴俊峰心里满是感激。

又在家待了两天,吴俊峰终于要回平倡市了。临走前,母亲给他装了满满一行李箱的土特产,父亲则不停地叮嘱他,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,注意身体,不要太累了。

坐在返回平倡市的列车上,吴俊峰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家乡,心里满是感慨。这个春节,他深刻地体会到了老家的人情世故,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——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,但在现实生活中,钱确实能改变很多事情,能让身边的人态度发生改变,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
他想起自己刚走出大山时的梦想,想起自己在平倡市打拼的日子,想起苏晓冉温柔的笑容。他暗暗发誓,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,不仅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,还要给苏晓冉一个幸福的未来。他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还会遇到很多挑战,但他有信心,凭借自己的努力,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
列车在铁轨上飞驰,载着吴俊峰的梦想和希望,朝着平倡市的方向驶去。他看着窗外的阳光,心里满是憧憬。他知道,春节过后,集团的并购工作就要正式启动了,这对他来说,既是挑战,也是机遇。他已经做好了准备,迎接新的挑战,创造更好的未来。正如古人所说 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,他相信,只要自己坚持不懈,就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乘风破浪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