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妆文学
高分必读小说推荐

第3章

第十一章:市场调研与“完美情侣”的假象

周一清晨,“明婉”工作室迎来了短暂的平静。张伟请了半天假——据他支支吾吾的解释,是肩膀有点酸(周锐在群里发了满屏的“懂的都懂”坏笑表情包),需要去做个理疗。苏婉笑着批准了,并嘱咐他“好好休息”。

没有了张伟这个重点观测对象,工作室的焦点暂时回归到了公司本身的发展上。

“我们不能只靠张伟一个案子活着。”苏婉将一杯刚手冲的咖啡放在李明远面前,香气醇厚,“我们需要更系统地了解市场需求,明确我们的定位。学长,你之前在大企业做的市场分析……”

“偏向于B端(企业端)和宏观数据。”李明远接过咖啡,习惯性地先分析香气层次,“情感服务属于C端(消费者端),更注重微观洞察和个体体验。我们需要设计新的调研方案。”

“没错!”苏婉眼睛一亮,“所以我有个想法——‘完美情侣’观察计划!”

李明远挑眉:“完美情侣?”

“就是去那些情侣扎堆的地方,”周锐立刻凑过来,嘴里叼着根饼干棒,“咖啡店、公园、电影院、网红餐厅!观察那些看起来甜甜蜜蜜、羡煞旁人的情侣们,分析他们的互动模式、消费习惯、痛点需求!为我们以后的服务提供素材和灵感!顺便……”他眨眨眼,“蹭点甜甜的恋爱氛围。”

李明远对这种略显感性的调研方式持保留态度:“观察法容易受到观察者主观偏见影响,且样本代表性有限。更科学的方式是设计结构化问卷进行大规模抽样……”

“问卷要有,观察也要有!”苏婉打断他,语气带着一点不容置疑的活泼,“理论和感觉结合嘛,学长!我们就今天下午去!市中心那家很有名的网红甜品店,据说全是情侣打卡!小周,负责偷拍…啊不,是记录美好瞬间!学长,你负责用你的心理学火眼金睛进行分析!我负责…感受氛围和买单!”

于是,下午三点,这家以粉白色调为主、充斥着甜蜜香气和窃窃私语声的甜品店里,出现了三个画风迥异的“市场调研员”。

苏婉点了一份招牌的草莓松饼和三杯饮料,找了个靠墙又能纵观全局的位置。周锐拿出他的平板,打开绘图软件,假装在写生,实则镜头悄悄对准了周围的情侣们。李明远则正襟危坐,拿出他的纸质笔记本和钢笔,如同一个即将开始记录重要实验数据的科学家。

“目标一,一点钟方向。”李明远压低声音,目光锐利,“年轻情侣,疑似大学生。点单过程女方主导,男方全程低头玩手机,仅在付款时抬头。目前无交流。推测处于关系稳定期或倦怠期,共同活动可能出于习惯而非强烈意愿。”

苏婉顺着看过去,果然看到一对小情侣,女孩兴奋地拍着食物照片,男孩面无表情地打着游戏。她摇摇头,小声说:“感觉女孩有点失望,但习惯了。这不算‘完美情侣’吧?”

“完美往往是一种展示。”李明远冷静地在本子上记录,“我们需要观察的是他们‘如何展示’以及‘可能隐藏的需求’。”

“目标二,三点钟方向。”周锐加入“战局”,用气声说,“三十岁左右职场情侣。穿着讲究,正在分享一块蛋糕,交谈时身体前倾,眼神接触频繁,微笑自然。哦豁!男方还给女方擦了下嘴角!动作自然不刻意!加分!”

李明远观察了几秒,点头:“互动质量较高。身体语言开放积极,显示关系融洽。注意他们桌下的腿是否偶尔有接触…有,频率较低但自然。属于健康积极的亲密关系模式,可参考。”

苏婉托着腮,看着那对情侣,眼里有点羡慕:“真好啊,这种自然流露的默契…”

“目标三,窗边!”周锐突然兴奋起来,差点喊出声,“高颜值组合!男帅女靓!拍照姿势专业得像杂志大片!一直在各种角度互拍,笑容完美!这绝对是我们要找的‘完美情侣’模板!”

那对情侣确实非常吸睛,外表登对,举止亲昵,时不时发出愉悦的笑声,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甜蜜背景板。

李明远却微微皱起了眉头。他观察得更仔细:“注意他们的微表情。笑容弧度很大,但眼角肌肉参与度不够,可能是刻意调动而非自发喜悦。身体靠近,但重心并未完全向对方倾斜,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展示性距离。交谈内容…”他侧耳倾听片刻,“…更多集中在‘这张好不好看’、‘光线怎么样’,而非分享感受或日常。”

苏婉也注意到了:“好像…是有点太‘完美’了,像在表演。”

就在这时,那对“完美情侣”的对话飘过来一些片段。

女:“这张我发朋友圈咯?你就配文‘我的女孩’加个爱心就行。” 男:“行。那你等下记得给我刚发的那条动态点赞,就是和客户打高尔夫那条。” 女:“知道啦。对了,晚上和XX总的饭局,你就说我是你未婚妻,谈项目时对方更容易信任家庭稳定的合作方…” 男:“明白。演技在线点。”

周锐手里的饼干棒掉在了桌上:“……靠。商业互吹型情侣?”

李明远在本子上冷静地写下:“观察结论:部分‘完美情侣’形象可能服务于社交展示或实际利益需求,而非情感本身。潜在客户群体:需要维持‘表面和谐’以应对家庭或社会压力的情侣,可能存在情感空心化风险。可提供‘关系形象管理’及‘情感修复’服务。”

苏婉叹了口气,搅动着杯子里的奶泡:“原来完美的背后,也不都是甜蜜啊。感觉有点失落。”

“但提供了新的商业思路。”李明远客观地指出。

这时,他们的注意力被旁边一桌不太起眼的情侣吸引。两人看起来三十五六岁,穿着普通,面前只放着一壶茶和一块切开的蛋糕。他们话不多,大部分时间只是安静地坐着,偶尔交谈几句。但男人的手一直轻轻覆在女人放在桌面的手上,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她的手背。女人听着男人说话,眼神专注而温柔,在他停下时,很自然地将自己那半块蛋糕上用叉子叉起带草莓的那部分,递到了他嘴边。男人很自然地张口吃了,对她笑了笑,继续说话。

没有刻意亲昵,没有不停拍照,甚至没有太多言语,但一种自然流淌的温情和默契却笼罩着他们。

“这组…”周锐歪着头,“好像没什么特别的?”

“不,”李明远的目光停留在他们交叠的手上,“互动自然,非语言交流占比高且协调,微表情同步率高。关系可能更深入稳定,注重私密体验而非对外展示。属于高质量陪伴模式。”

苏婉看着那对情侣,眼神重新变得柔软起来:“我喜欢这一对。不需要看起来很完美,但感觉特别真实和温暖。”

李明远看了苏婉一眼,注意到她唇角不自觉扬起的柔和弧度,以及眼中流露出的向往。他忽然想起大学时,她坐在第一排,听他讲课时,也是这样一种专注而带着光的神情。

他心里微微一动,下意识地在笔记本上另起一行,写下了一句与市场调研无关的话:

· 真实的情感联结,往往存在于那些不被刻意展示的细节里。

写完他才意识到自己写了什么,立刻用笔划掉,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辨。

“所以,”苏婉转回头,总结道,“我们的客户,可能既有需要学习如何自然互动的新手,也有需要维持表面和谐的合作者,还有像这样…可能只是需要一点帮助来重温激情或者更好表达爱意的稳定伴侣?”

“市场细分很必要。”李明远合上笔记本,掩饰住刚才那一瞬间的走神,“针对不同群体,提供差异化服务。张伟属于第一类,而我们刚才观察到的,则涵盖了第二类和第三类的潜在需求。”

这次看似不那么“科学”的市场调研,却意外地收获了不少直观的、鲜活的洞察。

离开甜品店时,周锐还在感慨:“果然啊,恋爱这玩意儿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表面光鲜的,里头可能稀碎;看着平平无奇的,说不定甜得要命。”

苏婉笑着点头,然后看向李明远:“学长,你觉得呢?”

李明远看着傍晚熙熙攘攘的人群,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情侣。他忽然觉得,情感这个研究领域,远比他之前想象的更要复杂,也…更有趣。

“嗯,”他应了一声,难得地没有引经据典,“确实…冷暖自知。”

而那个被划掉的句子,却留在了他的笔记本上,也悄无声息地,在他严谨的心里,撬开了另一道细小的缝隙。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