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妆文学
高分必读小说推荐

第3章

夜幕低垂,省委大院的林荫道上路灯次第亮起,将斑驳的树影投映在柏油路面上。宁方远提着两袋水果,缓步走向三号楼。夜风微凉,带着初春特有的湿润气息,他不由紧了紧风衣的领口。

三号楼门前,暖黄的灯光透过落地窗洒在门廊上,隐约能听到里面的谈笑声。宁方远抬手按响门铃,片刻后,吴老师系着围裙开了门,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。

“方远来了!快进来!”吴老师热情地招呼道,”你说你,来就来,还带什么东西。”

“师母,一点心意。”宁方远笑着递过水果,”这么多年没见,总不能空着手来蹭饭。”

吴老师接过水果,朝屋里喊道:”老高,同伟,方远到了!”

客厅里,高育良正和祁同伟坐在沙发上喝茶,闻言同时起身。高育良穿着一件深灰色羊绒衫,显得儒雅随和;祁同伟则是一身笔挺的警服常服,肩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。

“老师。”宁方远向前两步,微微欠身。

“方远啊,”高育良拍了拍他的肩膀,眼中带着欣慰,”上次见你还是三年前在首都开会,现在回汉东工作,咱们师生总算能常见面了。”

祁同伟立正敬礼:”宁省长好!”

“同伟,私下就别这么正式了。”宁方远笑着摆手,”咱们师兄弟,还是像以前一样叫我学长就行。”

祁同伟嘴角微微上扬,但眼神却闪烁了一下:”规矩不能乱…学长。”

餐厅里,吴老师端上最后一道清蒸鲈鱼,四人的酒杯轻轻相碰。高育良抿了一口茅台,状似随意地问道:”方远,这次回汉东,感觉和省里班子磨合得怎么样?”

“刚来第一天,还在熟悉情况。”宁方远夹了一筷子青菜,”沙书记去基层调研了,还没见着面。刘省长倒是很关照,下午专门抽时间和我谈了谈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。”

“刘省长是个务实的人。”高育良点点头,突然话锋一转,”不过现在汉东的情况有些特殊。赵立春同志虽然上调中央,但他在汉东工作多年,很多干部都是他培养起来的。现在新书记上任,难免会有…磨合的过程。”

餐桌上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。吴老师适时地给众人添汤:”尝尝这个菌菇汤,今早特意让食堂留的野生松茸。”

祁同伟放下筷子,笑着接话:”学长刚回来可能不清楚,最近省厅在查丁义珍的案子,牵扯出不少问题。有些同志工作方式比较…激进。”

宁方远慢条斯理地剥着虾壳,仿佛没听出弦外之音:”办案讲究证据确凿,该查的查,该办的办。不过经济发展也不能耽误,听说光明峰项目停滞好几个月了?”

高育良和祁同伟交换了一个眼神。

“说到这个,”高育良推了推眼镜,”达康同志抓经济确实有一手,但有时候太急功近利。像丁义珍这样的干部,就是在他眼皮底下出问题的。”

“老师说得对。”祁同伟立即附和,”现在省里有些人,为了政绩什么都敢做。学长您分管财政,可得把好关。”

宁方远终于抬起头,目光在二人脸上扫过,忽然笑了:”我这个人有个毛病,就爱看账本。哪笔钱该花,哪笔钱有问题,总得弄个明白。”他举杯抿了口酒,”至于其他的…组织上安排我管经济,我就先把经济工作抓好。”

饭后,吴老师收拾碗筷,三个男人移步书房。高育良取出珍藏的大红袍,茶香很快弥漫在房间里。

“方远,”高育良亲自斟茶,”你在魔都主管国资改革,成绩有目共睹。汉东的国企改制一直推不动,你有什么高见?”

宁方远摩挲着茶杯:”国企问题积弊已久,关键是找准突破口。我初步看了看汉东油汽集团的报表,光是三公经费就比同类企业高40%。”

祁同伟手指一颤,茶水溅出几滴。高育良面色不变:”这家企业一直是赵老书记亲自抓的。”

“所以更需要规范。”宁方远微笑,”我打算下周带队去调研,老师有没有兴趣一起?”

书房陷入短暂的沉默。窗外,一阵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。

高育良忽然笑起来:”你呀,还是和上学时一样,看着温和,做事却雷厉风行。”他转头对祁同伟说,”同伟,你学长这是要给汉东吹新风啊。”

祁同伟挤出一丝笑容:”学长一向有魄力。不过…有些事是不是缓一缓比较好?毕竟您刚来…”

“正因为刚来,才要尽快摸清情况。”宁方远放下茶杯,语气依然平和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,”老师常教导我们,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。我既然来了汉东,总得做点实事。”

高育良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。他起身从书柜取出一本《万历十五年》,轻轻放在宁方远面前:”最近重读这本书,感触颇深。有时候改革太急,反而适得其反。”

宁方远接过书,指尖抚过烫金的书名:”我记得老师当年讲课说过,张居正的教训不是改革错了,而是没团结该团结的人。”他直视高育良,”我这次回来,最庆幸的就是还能和老师、同伟一起共事。”

夜渐深,告辞时高育良亲自送到门口。握别时,宁方远感觉到老师的手掌格外用力:”方远,汉东的情况比你想象的复杂。有什么需要,随时来找我。”

“一定。”宁方远颔首,转身走入夜色。

回四号楼的路上,他摸出手机拨通一个号码:”陈秘书,明天一早把汉东油汽集团最近五年的审计报告送我办公室…对,要原始数据。”

月光下,四号楼的轮廓渐渐清晰。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